深圳企服快车企业自成立近11年来汇聚了一批从业多年在财务、税务、企业管理等各专业领域的业务专家,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,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。

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企业注销后查出偷漏税怎么办。

根据《个人独资企业法》规定,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,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,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,该责任消灭。

税收也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,国家是债权人,纳税人是债务人,税务机关代国家行使债权人权利。

按照上述规定,个人独资企业注销之后,如果在五年内发现偷漏税并进行处理,原投资人还是要承担偿还责任的。

因此,税款的追缴是没有问题的。

但是,罚款呢?

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,罚款并不是一种债权,而且,个人独资企业主体已不存在的情况下,还能否处罚呢?

这要回到个人独资企业的民事主体的身份上来。

民事主体分为自然人、法人和非法人组织。

个人独资企业既不是自然人,也不是法人,而是一种非法人组织。

法人,是在法律上拟制的“人”,法人的注销相当于自然人的死亡,虽然债务可以由法定继承人承继,但是处罚具有人身专属性,不能由其他人代替承受。

死了的自然人和注销了的法人,都不再处罚。

但个人独资企业比较特殊,它的非法人主体和投资人是死死地绑在一起的,是混同的,非法人主体的行为即是投资人的行为。

根据相关规范性文件,在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之间进行的土地和房屋权属划转,都视为同一主体内部的倒腾,免征契税、营业税、土地增值税。

对个人独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,裁量基准也是参照自然人的。

所以,由于这种绑定关系,哪怕是个人独资企业注销了,相应的责任并没有消失,而是转移到了投资人身上。

如您有这方面的需求,欢迎致电进行咨询!